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九融配资端
二线治疗中位OS突破13.6个月
撰文 | 糖糖
小细胞(SCLC)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恶性肿瘤,广泛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5%。尽管一线铂类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能带来缓解,但多数患者会在短期内复发,且二线治疗选择有限、疗效不佳。塔拉妥单抗是一种靶向dll3和cd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(bite),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FDA)加速批准用于经铂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广泛期SCLC成人患者。近期,
NEJM公布了 III期临床试验DeLLphi-304 的 结果,系统分析 了塔拉妥单抗 与传统化疗在铂类耐药或进展后SCLC二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,为临床决策提供关键依据。 本文特此整理。
图1:研究截图
兼顾疗效与安全性,DeLLphi-304研究带来SCLC新突破
DeLLphi-304研究是一项全球、开放标签、随机对照III期试验,在30个国家的166个中心开展,于2023年5月~2024年7月共纳入509例年龄≥18岁、一线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进展、东部协作组(ECOG)体能状态评分为0-1分(体力状态良好)的SCLC患者。1:1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塔拉妥单抗组(n=254)或化疗组(n=255),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均衡,中位年龄为65岁,72%为男性,71%既往接受过PD-L1/PD-1单抗治疗,44%为铂类耐药(化疗无进展间隔<90天),45%合并脑转移,35%合并肝转移,93%-95%患者DLL3表达阳性。
塔拉妥单抗组:采用阶梯式给药,第1周期第1天静脉输注1mg,第8天、15天各10mg,后续每2周10mg,28天为1周期。前两次输注后监测时间从48小时住院观察逐步调整为6-8小时门诊观察。
化疗组:根据地区选择药物:拓扑替康(多数国家)、鲁比卡丁(美、加、澳等)或氨柔比星(日本)九融配资端,均为21天1周期标准剂量。
表1:患者基线特征
两组治疗持续至疾病进展、出现不可接受毒性或患者退出,不允许交叉治疗。研究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(OS),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(PFS)、患者报告结局(包括呼吸困难、咳嗽等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)。
▌塔拉妥单抗组疗效改善显著
截至2025年1月29日,中位随访时间约11个月,塔拉妥单抗组中位OS显著长于化疗组(13.6个月 vs 8.3个月),死亡风险降低40%[分层风险比(HR)=0.60,95% CI 0.47-0.77,P<0.001)]。塔拉妥单抗组6个月OS率为76%、12个月OS率为53%,高于化疗组的62%和37%。亚组分析显示,无论患者铂类敏感性、是否合并脑转移或既往免疫治疗史,塔拉妥单抗均展现生存获益。
图2:OS结局
中位PFS方面,塔拉妥单抗组为4.2个月,化疗组为3.7个月。两组12个月限制平均生存时间(RMST)分别为5.3个月和4.3个月(P=0.002),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29%(HR=0.71,95% CI 0.59-0.86)。塔拉妥单抗组12个月PFS率为20%,显著高于化疗组的4%,提示其具有长期疾病控制优势。
图3:PFS结局
此外,在缓解率方面,塔拉妥单抗组也展现优势,客观缓解率(ORR)为35%(95% CI 29%-41%),高于化疗组的20%(95% CI 16%-26%,HR 1.73)。塔拉妥单抗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(DoR)为6.9个月,12个月DoR率为41%,而化疗组DoR为5.5个月,12个月DoR率为13%。塔拉妥单抗组47%的缓解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未进展,高于化疗组的15%。
表2:治疗缓解
▌塔拉妥单抗组安全性更优
塔拉妥单抗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(AE)发生率为54%,低于化疗组的80%;两组治疗相关AE导致的停药率分别为5%和12%。常见毒性方面,塔拉妥单抗主要表现为低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(CRS,56%,多为1-2级)、味觉障碍(24%),3级及以上血液毒性罕见(中性粒细胞减少:4%);化疗组则以贫血(64%)、中性粒细胞减少(31%)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(11%)等血液毒性为主。塔拉妥单抗相关CRS多发生于前两剂(99%),中位缓解时间为2天,仅16%的患者需糖皮质激素治疗,4%需托珠单抗治疗,无4-5级事件,且门诊6-8小时监测与住院48小时监测的安全性相当。此外,塔拉妥单抗组免疫效应细胞神经毒性综合征(ICANS)发生率为6%,均为1-2级,仅1例因ICANS死亡(与疾病进展相关)。
表3:AE
▌其他
治疗19周时,相较化疗组,塔拉妥单抗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显著降低(组间差异-9.14分,P<0.001),咳嗽评分改善更显著(比值比2.04,P=0.01),而胸痛改善无统计学差异。尽管未正式检验,塔拉妥单抗组在躯体功能(+10.35分)和全球健康状态(+8.93分)评分上的改善也更明显,提示其在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。
小结
DeLLphi-304研究首次证实,在铂类化疗后进展的SCLC中,塔拉妥单抗的OS、PFS、缓解率及安全性均优于传统化疗,尤其在铂类耐药、脑转移等预后差的患者中仍有效,为二线治疗提供了新标准。基于DeLLphi-304的阳性结果,塔拉妥单抗有望成为SCLC二线治疗的优选方案。目前多项试验(如DeLLphi-305、306、312)正在探索其在一线治疗及更早期的应用,若成功将进一步改变SCLC的治疗格局。
参考文献:
[1]:Mountzios G, Sun L, Cho BC, et al. Tarlatamab in Small-Cell Lung Cancer after Platinum-Based Chemotherapy. N Engl J Med. 2025 Jul 24;393(4):349-361.
本文来源:医学界肿瘤前沿
责任编辑:Sheep
*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